首页 >> 要闻简讯 > 综合科普 >

2013重庆高考零分作文

2025-10-26 00:17:18 来源: 用户: 

2013重庆高考零分作文】在2013年的高考中,有一篇被阅卷老师判为“零分”的作文,因其内容和表达方式与常规要求严重偏离,引发了广泛讨论。这篇文章虽然没有获得分数,但其独特的风格和内容也让人印象深刻,成为当年网络上热议的话题之一。

一、作文

这篇作文的题目是“大豆的自述”,考生以一颗大豆的视角来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。文章从一颗大豆被种入土壤开始,描述了它在生长过程中所经历的风雨、阳光、农民的照料,以及最终被收割、加工成豆腐、豆浆等食品的过程。

然而,整篇文章的语言风格非常奇特,带有强烈的拟人化色彩,甚至有些荒诞。例如:

- 大豆抱怨自己“被压在豆腐里,动弹不得”;

- 它对人类“吃掉自己”表示不满;

- 文章结尾还出现了“我决定不再当大豆”的宣言。

这种写法显然不符合高考作文的规范,既没有明确的主题,也没有逻辑结构,语言表达也较为混乱。

二、作文分析

项目 内容
题目 大豆的自述
作者意图 以拟人手法表达对自身命运的思考
语言风格 奇特、夸张、拟人化
结构 松散、缺乏逻辑
立意 不清晰,偏题严重
评分结果 零分
争议点 是否有创新价值?是否应给予鼓励?

三、网友与专家看法

不少网友认为,这篇作文虽然形式怪异,但也体现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个性表达,是一种“另类写作”。但也有人指出,高考作文应当遵循基本的写作规范,不能为了追求新奇而忽视内容的合理性和表达的准确性。

教育专家则普遍认为,这类作文虽然可能有创意,但在考试环境中并不适合,因为高考作文更注重思想性、逻辑性和语言规范性。

四、结语

“2013重庆高考零分作文”之所以引起关注,不仅是因为它的低分,更因为它反映了当前语文教育中关于“创新”与“规范”之间的矛盾。对于学生来说,既要敢于表达自我,也要掌握好写作的基本功;对于教育者而言,则需要在鼓励个性的同时,引导学生走向成熟的表达方式。

无论怎样,这篇作文都成为了当年高考中一个特殊的记忆点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